区块链必须从流行语转变成真正的商业模式。

在2019年,人们对于区块链的关心,从炒作偏向了质量。在2020年,区块链有可能造成真正的社会影响。可是,只有在合适的治理下,找到合适的协同形式,区块链项目才能取得成功。

又经过了一年,虽然在区块链领域中的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但很多状况却还是没有改善。2019年,盲目投资连续降温,人们从头开始关心项目的质量而不是热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在世界经济论坛,区块链被认定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并希冀以更具多元性的形式来采取这项技术,预防重现乃至是强化当前的权力鸿沟(特别是在金融系统中)。

行远,共行

区块链技术参与者在单边项目上发力

去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少的成熟区块链技术参与者在单边项目上发力,取代它的的是完全彻底内部化的方案,亦或是集团发起的开拓性尝试,同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公司已经意识到,要走得更远,他们应该团结一致(例如,世界经济论坛最近成立了一个联盟,探索在采矿和金属领域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不确定性,就算在几年前这种协同方法也让人无法想象)。

我们期望伴随着2020年的到来,公共部门也会采取相似的协同形式。实际上,世界经济论坛已经看到公共部门分享心得和挑战的意愿日益增强。

魔鬼藏在细节里

曾经,“治理”一词在区块链爱好者之间会立即引起畏避效应。可是在2019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也可能是顺从),治理是一种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功能。

当然,如同Facebook所学到的心得,单凭良好治理的发展前景或潜力还远远不够。魔鬼藏在细节里,2019年区块链的“行外人士”深入研究了项目运营、业务模型和法律结构的细节,以评估风险。

社会影响

在世界经济论坛,我们致力于将利益相关者召集在一起进行政策项目试点,从而形成社会影响。实现区块链的社会影响仍位于连续且让人沮丧的尝试中,试着利用技术方案来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受到上一代技术实验的启发,我们认定仅凭技术本身无法充分应对社会挑战,而配套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确保区块链技术(或任何技术)的部署会突破其局限性。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部署也需要充分了解其特定的使用背景。与2018年的区块链炒作的问题杂生相比,这着实是一个喜人的变化。当时任何项目只要加上“区块链”一词就可以带来足够的热度。

当然,我们更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情况是,区块链技术最具变革性的应用场景,适合最具挑战性的使用环境(例如,提供去中心化的银行服务是非常复杂的的问题,无法简单利用推出代币来解决),而要发挥区块链技术在社会影响领域的真正潜力,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2020年将会如何?

今年,预估将在金融市场中(例如,去中心化金融,央行数字货币)和公共部门中,对混合区块链模型进行更多的试验。并提高技术适应度。

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的承诺,可是这个领域正在以令人激动的全新形式不断进步,得到巨大吸引力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