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家长们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最近有一项关于孩子学习阅读阶段的研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并得到了多数专家和学者的认可。这项研究表明,儿童在具备纯熟的阅读能力之前,最少要经历四个截然不同的学习阶段。这四个学习阅读阶段构成了我们之前向大家介绍过的“基础阅读”层次。下面和本网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将孩子学习阅读的第一阶段称为“阅读准备阶段”。根据研究发现,该阶段的时间跨度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持续到六七岁为止。阅读准备阶段顾名思义,就是它涵盖了几种不同学习阅读之前的前期准备。譬如身体方面的准备,是否拥有良好的视觉力和听觉力。

智力方面的准备,则包括是否具备起码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暨孩子能否记住和理解一个字以及组成这个字的笔画。语言方面的准备,包括孩子们的口齿是否清晰,能否正确的表述一些句子。当然还有一个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准备——个人准备。暨孩子们是否有与其他孩童一起学习的能力,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以及服从命令的能力。

衡量孩子们在阅读准备阶段是否成熟,需要对其进行一些测验进行评定,而不应根据我们的主观进行评断。当然如果主观判断的主体——那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眼光敏锐而独特、很懂得判断孩子是否可以开始学习阅读的老师,则另当别论。但无论如何需要牢记的是,三级跳的做法通常是学习阅读失败的重要根源。一个孩子假设他还没有做好上述准备的时候,家长们就开始急切的教他阅读,那么他们很可能不喜欢这样的学习体验。

而这种不愉快的学习体验,会对日后学校教育甚至自我学习式的终身制教育都产生影响。尽管很多的父母会担心,如果不提前对孩子学习阅读做更早的教育,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譬如自己的孩子会“反应迟钝”或“跟不上”同龄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即使延后接受阅读的指导,也并不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

第二个阶段,孩子们要开始尝试学习阅读一些简单的读物,譬如看图识字等。一年的时间内,孩子们就能基本上熟练掌握三百至四百个文字。这个时期家长或老师还会穿插的介绍一些基本的文字使用技巧,譬如字词句的发音、含意、使用等。这个阶段结束时,孩子们能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而且有时他们会表现非常喜欢阅读。


而这个阶段关于孩子阅读还有一件非常神秘而有趣的事情,值得我们去细心留意和观察。当孩子们开始学习阅读的某一时刻,面对书本上的一系类文字,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串黑色符号且毫无意义可言。但用不了多久奇迹就发生了,可能两周或者三周之后,孩子们开始明了了这些符号的意义。尽管哲学家、科学家、生理学、心理学家花了两千年的时间对这个奇迹进行探索,但还是没人能真的知道它发生的确切原因。

事实上可以说能够理解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为宝贵的一种技巧。而这种天赋的技巧,大多数人在七岁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第三个阶段是孩子们快速建立字汇的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文章的上下文了解字义。孩子们会根据作品文字之间关联的线索,揭示那些不熟悉的字眼。

而且除此之外,孩子们在该阶段还能初步掌握不同领域的阅读方法。譬如科学、数学、社会学、语言艺术等不同科目。这个阶段他们对于阅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学校,而会逐渐扩展到了学校之外。同时他们会意识到阅读不但是一项老师或家长要求的事,还是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他们阅读可能是因为有趣,可能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是仅仅要“扩大视野”而已。

孩子学习阅读的第四个阶段,也是基础阅读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前三个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和技巧进行精炼和增进。它主要表现在,孩子们开始学会消化阅读中所获得经验。他们能够在一本书中不同观点之间,进行灵活而高效的转换。针对同一主题,他们能够对不同作者提出的主旨进行比较与分析。

这也是一种阅读的成熟表现,也是一个青少年所应该达到的阅读境界。当然这也仅仅是他们通往高层次阅读的阶梯,需要孩子们要终其一生都持续下去的。


阅读益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阅读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如润滑剂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阅读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身心宁静

阅读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读世界经典名着《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们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读王蒙的《宽容的哲学》、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以及古人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这些都能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

修炼自身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

古人阅读多为纸质文本,最早还只能是携带不便的羊皮、竹简等。而眼下的我们,阅读的途径与方式可就丰富多了,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且十分便捷。但我以为,手机、网络之类的阅读虽然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却是一种浅阅读,要进入深阅读状态,达到一定的思考、创新层次,还是纸质文本最佳。

古人的阅读方式单一,但他们对待知识怀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将书本看得十分神圣,阅读之前,总得焚香净手。"敬惜字纸",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美德。这一点,值得今天的我们继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