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摄影的地位在摄影界中长期居于风光摄影与人像摄影之后,但随着各大社交网络的火热,静物摄影的地位也有了质的提高,那么,对于静物摄影,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静物摄影水平的小技巧呢?一起来看看。

1、慢下来,深呼吸,然后从容地进行拍摄

一张优秀的静物作品至少需要具备三大要素:光线、构图和主体。好吧,听起来和拍摄其他题材的作品也没什么差别。但是拍摄静物相较人物、风光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你会拥有足够的时间,并且掌握更多主导权。如果你是在家中等室内环境拍摄的话,拍摄主体是静止不动的,你可以自由控制其他环境因素,反复尝试。像是拍摄角度是高是低?拍摄距离是远是近?拍摄主体应该怎样摆放才能更美观?这些你都可以反复进行调整直到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2、构图是关键

对于任何一种摄影题材来讲,构图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构图之于静物摄影的意义甚至要超过光线和被摄物本身。我们需要去了解的问题包括拍摄角度上极为细小的差别会对整个照片的效果产生何种明显的影响;拍摄距离的远近是如何去改变画面中物体之间的平衡的;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如何对照片的视觉效果产生影响的等等。

3、看到更多可能性

这一步会在你完成前两步后自然而然地出现。一旦你付出了足够多的时间与被摄物相处,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光线中,让它们以合适的角度出现在镜头中,它们就会在你面前展现出最佳状态。如果你给了你自己和你的拍摄主体时间去彼此了解,那么它在你的镜头前将再无秘密可言,这条不只适用于洋葱,同样也适用于活生生的人。更多的相处时间,主要是为了能够看见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你就可以开始去考虑什么样的背景更简洁、什么样的盘子能够让整体的颜色更好,以及使用表面粗糙的木板可以让照片散发出一种乡村农舍的质朴风格。

这听上去可能有点老掉牙,你当然可以从市场选一只高颜值的红苹果,然后只花个两秒钟把它摆在桌子上,或许也能拍出一张不错的照片。但是如果你画个20分钟尝试将苹果摆放在不同表面以不同角度拍摄呢?尝试将苹果切开或者咬一口拍摄呢?尝试在旁边摆上一杯苹果酒拍摄呢?除非你能够在拍摄时给自己更多时间去尝试多种不同可能性,而不是只追求结果,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机会,并限制自己的成长。

4、尝试抽象主义

许多时候我们在拍摄时会比较倾向于去尽现被摄物的全貌,以便观看者能够不假思索地知道他们到底看到的是什么。但反过来想,如果观看者需要花点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看到什么了,这会不会使你的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呢?我们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人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每天翻看数百张照片时,仍能记住你的照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要惧怕将照片拍得更加抽象一些。以一种会隐藏事物本来面目的方式拍摄,只要足够有趣我们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将主体模糊处理。不过程度还是要把握好,如果照片过于晦涩难懂,它很可能会疏远人们而不是吸引。

做到有效抽象化的关键还是要多花些时间去仔细观察你的被摄物,了解它的可能性和不同拍摄角度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尽可能多地发挥创意。这条建议放之四海皆准。既然魔鬼藏在细节之中,想必好好去把它们一个个揪出来也会有不少乐趣。而当你把很多显而易见的东西隐去后,那些有趣的形状线条就会显现出来。

5、选择合适的道具

在静物摄影中道具是相当重要的存在。整个场景由各种道具、配件组成,照片的色调、情绪与所传达出的感觉也需要依靠道具呈现。对于道具的选择和使用不仅对于静物摄影有重要意义,人像、婚礼、儿童、宠物等等摄影题材也都非常强调道具的合理利用。只要你的画面中有人物存在,提供一些能够与其互动的元素总能够帮助摄影师拍出更好的照片。不仅如此,人物所着衣服的颜色、鞋子的款式、妆容、是否拿着雨伞等也都包含在道具的讨论范畴之内。

然而,道具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提升照片的观感,也能够分散人们对于主体的注意力。所以在使用道具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究竟想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想要尝试唤起何种情绪?什么样的道具能够与照片的整体风格相契合?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花时间去好好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