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2011·福州学业考)滥用抗生素,危害健康。以下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贵越好B.可随意购买

C.包治百病D.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作用、能够抵抗病原体的物质,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感染,但不是包治百病,也不是越贵越好,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2011·怀化学业考)下列情况发生后不能用胸外心脏挤压方法抢救的是

A、溺水B、煤气中毒C、触电D、肋骨折断

【解析】选D。本题考查胸外心脏挤压的急救措施。只有在某种因素导致心脏暂时停止跳动的情况下才需要采取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进行急救。肋骨折断只需采取固定断骨,到医院救治。

3、(2011·怀化学业考)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

A、生活有规律B、适量吸烟喝酒C、合理用药D、合理膳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合理用药、合理膳食等都能有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吸烟对人体有害,应该戒烟。因此适量吸烟喝酒也不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4、(2011·南京学业考)某初三毕业生参加体检,体检报告显示各项指标正常,说明该生()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道德健康D.社会适应良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健康的涵义的理解。普通的体检报告只能显示身体的健康,而不能显示心理、道德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情况,所以选A。

5、(2011·湘潭学业考)中考临近,很多同学在进行考前准备的同时不免有些心理紧张,但不宜采用

的调节方法是

A.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

C.按照日常习惯稍提前一些睡觉D.服用镇静药催眠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健康的生活的理解。考试前不免有些心理紧张,采用

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按照日常习惯稍提前一些睡觉等都是健康且能缓解心理紧张的好方法;服用镇静药催眠的方法不可取,因为是药三分毒,镇静药副作用大,滥用药物是无益而有害的。

6.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

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解析】选C。本题考查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味精、食盐是日常食用健康的调味品,胡萝卜汁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这些都不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塑化剂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如被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果汁中添加塑化剂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7.(2011·湘潭学业考)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内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

等完全禁止吸烟。禁烟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缓解卷烟生产供不应求的局面B.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

C.保持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新鲜D.实现世卫组织提出的控烟目标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吸烟有致癌作用,对心、脑血管、呼吸道有很多的危害,被动吸烟危害大。禁烟的目的包括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保持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新鲜、实现世卫组织提出的控烟目标,缓解卷烟生产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是禁烟的目的。

8、(2011·巢湖学业考)健康的正确含义是

A.肢体健全、没有疾病B.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身体强壮、心情愉快D.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健康含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肢体健全、没有疾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强壮、心情愉快可以看作是健康的表现。

9、(2011·广东学业考)

解析:选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可以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处理抗原的抗原决定簇(这种处理指使抗原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另外在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出来的抗体和抗原结合后,抗体的Fc段可以和吞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将抗原吞噬消灭。

10.(2011·宜春中考)下列不属于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①患了感冒,加倍用药可以提前康复②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③保持愉快的心

情,积极向上的心态④青少年吸烟不会影响智力发育⑤符合献血条件的人应自觉积极参

加义务献血⑥低碳生活:3月27日世界"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家庭和自愿熄灯一小时,

跟我关系不大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患了感冒,应按照医嘱吃药,不可加倍;可乐属于碳酸类饮料,常喝会威胁骨骼健康,纯果汁的碳酸饮料营养比较丰富,但是不能每天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青少年吸烟会影响智力发育,造成记忆力下降等;低碳生活,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11、(2011·菏泽学业考)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B、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

C、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D、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

【解析】选A。本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容易造成营养缺乏,使自己的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容易造成休息不好,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神经衰弱,严重影响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不但不能解除烦恼,而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2.(2010·南京中考)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新概念包括()

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道德健康④社会适应良好

A.①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健康的理解。身体上,心理上、道德上、社会适应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才是健康,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健康的人生。

13、(2010·苏州结业考)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

B.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C.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但不能使消化系统得到锻炼,相反如果饭后立即从事剧烈运动,反而会影响消化。

14.(2010·临沂学业考)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生活中出现某些烦恼问题时,你认为一下哪种方法不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A.去打球、下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B.将烦恼向好朋友说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心理健康。保持愉快的心情需要自我调节,当生活中出现某些烦恼问题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方式进行调节。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则会往往使人陷入烦恼无法。

15.(2010·恩施学业考)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生命教育、安全防范等成为举国上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正处入青春年华的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垃圾食品B.不乘坐"三无"车辆上学、回家

C.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沟通D.要求父母购买手机,方便自拔。

二资料分析:

1.(2010·菏泽学业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肥胖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和儿童肥胖患者也逐年增多。"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萘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生命在于运动,下表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

方式是____。

(2)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肥胖易引发糖尿病,小华同学的父亲在半年内体重由liOkg陡降为85kg,检查身体测得血糖浓度为78mmoVL,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该病人患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其体内的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升高。

(4)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少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____。(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新陈代谢和调节的有关知识。(1)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越大,说明新陈代谢越旺盛,体内有机物分解越多,越有利于减肥。(2)一个人血压经常高于18.7千帕/12千帕为高血压,血压经常低于12千帕/8千帕为低血压,肥胖患者为预防高血压要注意饮食中摄入能量和消耗能量相等,防止营养过剩。(3)胰岛素具有调节糖代谢的作用,调节血糖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如能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4)引起少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运动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使人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体重增加。

答案:(1)慢跑(2)18.7千帕/12千帕高能量物质(3)胰岛素(4)缺少运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2.(2010·长沙学业考)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

饮酒量

测定次数A

不饮酒B

饮一杯啤酒C

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24.427.248.7

第二次25.529.253.0

第三次25.130.051.3

测量平均值2528.851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2分)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答案:(1)

(2)大慢(3)实验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