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免疫与健康

防线名称组成结构功能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的特殊,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体产生后会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会很快被体内存留的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和,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的功能:、和。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防线

2、计划免疫指有计划的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使其在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卡介苗可以预防。

3、传染病是指由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和等特点。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和等,叫做病原体。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三个环节。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传染病和传染病四类。

传染病类型感染部位传播途径举例

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非典型性肺炎等

消化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血液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破伤风等

4、接种了流行性感冒疫苗,(填"能"或"不能")预防甲流感等其他传染病,因为流感疫苗属于,侵入人体引起产生,清除抗原,这种免疫是由第道防线完成的,属于免疫。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传染病一般在发病期,传染性最强。

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和。

①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②将病死动物深埋或焚烧③进行预防接种④消灭蚊虫⑤不随地吐痰⑥生吃瓜果要洗净⑦教室内开窗通风⑧加强体育锻炼,这些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6、艾滋病全称为,是由引起的,破坏人体的系统。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制品传播和传播。

7、非处方药是医师处方,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安全用药指在使用前关注药物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和贮藏条件等。

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保护作用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2.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清除中间寄生生物和消毒工作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来源:学科网]C.切断传播途径D.消除病原体

3.自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

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4.试从传播途径和免疫方面分析,危害人类健康的"SRRS非典型肺炎"属于()。?

A.消化道传染病,非特异性免疫B.血液传染病,特异性免疫

C.呼吸道传染病,特异性免疫D.接触传染病,非特异性免疫

5.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

A.艾滋病的患者B.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C.吸食和静脉注射毒品的人D.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6.下列对免疫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可以抵抗抗原的侵入B.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C.免疫能识别体内的异常细胞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7.流行性感冒是常见传染病,是病原体侵染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病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极易传播,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分析回答:

(1)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它具有和等特点。试举一例说明流行性感冒的可能传播途径。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属于;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

(3)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8.科学探究:2014年,我国发现了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H7N9禽流感疫苗尚未研究成功,但H5禽流感疫苗已研制成功,利用老鼠做测试,结果发现疫苗对H5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有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疫苗能留在体内激发产生更多的免疫抗体。H5禽流感疫苗能否预防H7N9禽流感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1)他们提出的假设为。

(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取大小相同的健康实验老鼠若干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在A组每只老鼠体内分别注射2ml,B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禽流感的活禽提取液,观察两组老鼠的健康状况。

(3)实验结果:B组老鼠患病,A组老鼠(填"患病"或"不患病")。

(4)结论分析:出现A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9.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乙肝患者属于。

(2)婴儿出生后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这样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当乙肝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种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免疫。

(4)某人想通过接种甲肝疫苗来预防乙肝,你认为能否起到预防作用?。

10.下列关于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是药三分毒",因此在病症减轻时,可立即停止服药B.即使是非处方药,使用前也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C.遇到有人溺水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D.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