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洋务运动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摆脱困境,富国强兵。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二.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洋务运动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①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②筹建新式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③开办船政学堂,派遣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④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只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从根本上改革封建制度

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性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已无法实现清政府统治的目的

洋务运动意义: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③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经济侵略。④为近代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P30

三.轮船、铁路、电报业的出现--1、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当时中国最大民用企业之一);2、1887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3、1893年唐胥铁路通车;4、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天津电报总局(近代规模最大电报局)

四.爱国知识分子--1.状元实业家张謇抱实业救国志向,创办大生纱厂;2.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