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资料都会有有意或无意的倾向性,使得资料内容变得不那么客观。所以当您使用参考资料时,请不要满足于单一的资料来源,而是寻找不同的来源并互相验证。当来自独立来源的资料彼此一致时,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可信性。

但当不同的参考资料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记载时,请客观地分析、甄别并以中立的观点将不同来源之间的争议写入百科。切记不要加入您自己的观点。当您撰写自己的观点时,这些内容就变成了百科不欢迎的不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以下几个原则可以帮助您确定参考资料来源是否可靠:

1. 多个独立来源都一致认可的内容,一般是较为可靠的。

2. 经过了较多的审查,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出版的文献一般是较为可靠的。

3. 明确说明信息来源的内容,一般是相对可靠的。

4. 拥有较多读者的内容一般比只在小范围内流传的内容更可靠。

5. 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该领域的专家/专业机构提供的内容比非本领域的专家/知名人士/专业机构提供的内容更可靠。

注意

当参考资料为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来源是否可靠。

1. 明显的令人惊讶的重要说法或发现,如果它并不广为人知,或者从来没有被有信誉的媒体广泛报道过,那么它往往不够可靠。“非同寻常的主张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

例如,“食盐能防辐射”这一说法在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后突然出现,此前并不广为人知,也从来没有可靠媒体报道;如果有某家报纸刊出“独家消息”支持此观点,这就是典型的不可靠来源。

2. 一位专家、公众人物或专业媒体、机构,如果讨论的问题不属于其专业领域,而其在该领域的主张与该领域的共识或者大众的认识不符,那么它往往不够可靠。

例如,某英语专家指出“wi-fi”的读音按照语法应该念“微费”,但此词语为通信领域的专有名词,此专家并非通信领域专家,此说法也与大众的一般认识不符,因此并非可靠来源。再例如,某体育专业网站上发布的关于“古瓷鉴定”内容一般也不是可靠的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