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本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作文满分秘笈之应用文》,仅供参考!

[中考兵法]

技巧一:写作书信直陈心曲

一般书信作为与特定对象交流思想、加深理解、增进感情的工具,因为使用了第一人称,所以能议论,能叙事,能描写,能抒情,便于畅所欲言,表述真实感受。也正因为书信体有这样的优点,每年直接要求写成书信体的考区并不鲜见。在具体应用时,书信常常是一封,也可以是来往的若干封。相关的变式是电子邮件、留言条等,要求与一般书信大致相同。运用书信体写作,一般还要靠大胆的构思、真挚的情感、新颖的观点取胜。例如我们从浙江嘉兴的中考作文题的题目设计也能感悟到一些书信的构思技巧:

书信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最常见的方式。《与朱元思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傅雷家书》传递着动人的舐犊之情;《致女儿的一封信》则用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生命的真谛—…请你选择一个渴望交流的对象,以写信的方式追忆往事、传递情感、关注现实、畅想未来,展开心灵对话吧!

请以“写给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下列五个词语中的一个,填入标题横线处,使之完整:

自己班主任温总理蚂蚁未来

(2)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显然,这是一道要求写成书信体的作文题,而且是一道五选‘的半命题作文题,内容在提示语中已经作了提示:“追忆往事、传递情感、关注现实、畅想未来”。其中,如果写给“自己、班主任”,则一般关注个人成长;如写给“温总理”则应关注国计民生、时代发展;如写给“蚂蚁、未来”则最有创意,一般与环保或个人独特感悟有关,要切忌空泛。

技巧二:成组日记展现变化

日记体运用在中考作文中,常常是某人的一组日记,一般3—7则为宜,也可以是某几个人同一类事的日记进行对比。如天津市中考满分作文《两代人的父爱》就用父子两代人的日记作对比来揭示了父爱的主题。以下是儿子和父亲的日记片段:

5月31日多云转晴

明天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了,爸爸会送给我什么礼物呢?是一部新款手机、MP6,还是神舟小本电脑?想着明天就会收到节日的礼物,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烙饼”,怎么也睡不着。

5月31日晴

明天是我儿童时代的最后一个节日,爸爸说我该上中学了,答应给我一支钢笔。现在班里还没有谁用整支的钢笔呢,用的都是从小贩手中买来的铅笔头。要是有一支钢笔,会是多么光荣的事情阿!

考生用儿子和父亲两代人在儿童节前的日记作对比,展示了时代的发展和两代人不同的追求与消费观,为下一步揭示“父爱”作铺垫。

技巧三:对话文体便于交流

不管是生活、时事还是内心情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交流形式来询问求助、发表看法、抒发真情。除了运用来往书信、邮件等对话交流的形式外,你还可以模仿喜闻乐见的访谈直播、论坛交流、聊天记录、辩论会等交流的形式构思成文,让读者——中考时即阅卷老师在阅读中受到某些启迪,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一篇《普希金街23号论坛》的中考满分作文:主持人:欢迎光临“普希金街23号”论坛,记住我们的口号:“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有什么不吐不快的,尽管来畅所欲言吧!

(主持人话音未落,访问此网站的人数在不断飙升…)

一江春水:我已经很镇静了!可是,我实在沉不住气了。我今晚要完成28张复习卷,还要明天交齐,有这个道理吗?(哭诉中……)我的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苦瓜冰淇淋:唉,朋友看开点,吃口冰淇淋吧!“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小小鸟:我暗暗立志考试要考第一,但,就是努力不起来!(准备高歌)“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原来有畏高症。”

这样的文体将网络流行的论坛交流和会议记录形式巧妙结合,内容上紧扣目前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素质教育流于形式的现实,拉近了学生与阅卷老师的距离。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所以时尚而又实用。

技巧四:另类文体谨慎使用

在符合文题文体要求的前提下,你还可以尝试将实验报告、制作流程;说明书、诊断书,、协议书、判决书等应用文体引入中考作文的创新中去。但务必要谨慎,不要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作文,因为形式只是为了主题服务,生活中的应用文和中考作文在写作目的、语言文采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如天津市中考满分作文《切勿陷入金钱的泥淖》:

甲方:xxx

乙方:xxx和xxx

为了培养甲方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为了减轻乙方的负担,为了体现劳有所得的原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所从事的家务劳动的内容及劳务价格:(1)自己整理卧具每天1元;(2)自己整理文具每天1元;(3)自己整理房间每天2元;(4)自己洗衣裤袜子每件1元;(5)自己准备并不早不晚洗漱每天1元;(6)帮乙方做饭每次2元;(7)帮乙方洗碗筷每次1元……

2.劳务费支付办法......

3.其他事项:......

很明显:协议中的甲方应该是指孩子,乙方当然是孩子的父母了。通过这份协议,我们看到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方法的失当,也看到了孩子的“自立意识和处理能力”的确成了问题,居然还需要用金钱来刺激,难怪考生要呼吁“切勿陷入金钱的泥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