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取句子主干,梳理细枝末节。

一般来说,中考病句中涉及的句子不会太复杂,不管是单句还是复句,判断它的病因,最切中要害的方法是提取句子主干,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准了主谓宾就可以此为据点,看三者的搭配是否得当,看并列的主语、谓语动词或宾语语序是否符合常理,看谓语、宾语的修饰语、限定语、是否得当,分句和分句之间的关联词运用是否得当,等等。等于说,提取出句子主干,就等于抓住了龙骨,其他细枝末节的处理就不在话下了。

2.纵使方法千万,不离“增删调换”。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谓名目繁多,其实根据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来看,修改方法不离“增、删、调、换”四个字。“增”,即“增补”,适用于成分残缺的病句;“删”,即“删除”,适用于成分赘余、关联词滥用等病句;“调”,即“调位”,适用于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病句;“换”,即“改换”,适用于搭配不当等病句。这四种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几种病句类型。在修改病句时,如果题干有特别要求,还应注意正确使用对应的修改符号。

3.一切从简,不改“初衷”。

“一切从简”是说在修改病句时改动的地方要尽量少,改动一处就能改好的,尽量不要改动两处甚至多处。“不改‘初衷’的意思是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修改后句子的含义要和句子原来要表达的意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