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有什么强补光的原则

如果不用闪灯,相机的设定让脸部曝光正常,背景势必一片死白过曝的区域。所以,这当然也是压光的例子,神牛AD180 的GN 值大约60,加上柔光罩光线虽有折损,可是近距离的打光。所以,闪灯此时便做为人物照明的主光,没有闪光灯,人物的脸部就是一片漆黑了。

这边要了解的是,压光的技巧处处可用,在日间用光时,不管有没有遮蔽物,都是一样的。

而应用面,就以逆光、侧面逆光、侧面光较佳,侧面顺光则会得到更饱和的场景效果。

压光的几个原则

压光的方式是很基本面的拍摄功夫。压光是一个很炫的俗称,有些初学者总会强调压光跟补光是很不同的事情,事实上,压光就是涵盖在整个补光的系统及方法中,叫做强补光,做法并不困难。

闪光灯要用的好,出力的适量化、打闪的角度还有光质,才是控制上要着重的地方。在压光的技法中,首先要记住的原则是:

让相机管场景、闪光灯管主体:对场景测光,而不是对主体测光。主体的光线补足,则是以闪光灯来进行。

让场景曝光不足,色彩就会更饱和:对场景测光之后,再减个0.5 至1.5 个EV 的补偿。

尽量不要去找顺光暗背的场景。在顺光暗背时,说实在不太需要什么压光技巧了,反而是要注意主体不要过曝的问题,通常小小补光弭平反差就可以了。

压光的小细节

压光跟一般的补光类似,还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

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场景环境光较弱时,可以考虑用比较弱的闪光灯出力,反之,场景的环境光较强时,就要用比较强的闪光灯出力。

侧面打光比正面还要好:从主体的侧面打光,会比从正面还要立体。 原则上,要让光线跟镜头间有一个角度(45 度左右或更多),光线就会立体化。光线跟镜头间平行时(机顶闪),光线会较平板化。

善用闪光灯的M 模式:不要害怕M 模式,数位相机的领域,错了可以继续再试。

光线角度的合理化:闪光灯如果是主光源,将闪光灯想像成是阳光,尽量不要由下往上打光,而是要由上往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