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刚过,房地产行业就被北京上海的高房价刷屏。而其中,炒的最热的莫过于北京的天价教育地产。

11.4平米,530万。每平米46万的单价创下了近期教育地产单价的记录。而实际上,这根本不能称之为房子,不过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单间屋子罢了。

当然,这样的天价教育地产,在北京的西城和海淀并非个例。三五百万买个十几平的破旧平房,不为居住,只为上学。

除了这些在北京数一数二的教育地产,其他西城和海淀的教育地产,价格也不便宜。单价也都在10万左右。这么贵的教育地产,依然有大把大把的家长趋之若鹜,有的花几百万只为买一个学区,根本没法居住,等孩子入学,要么租房,要么在离学区较远的距离每日来回接送。这是很多北京西城孩子的生活现状。

问题来了,花这么多的钱,还要这么辛苦的入学,为何?五百万在北京的远郊区县,完全可以买一个大三居,过得舒舒服服的了。为何这么多的家长欠着高额的银行贷款,却一定要在拥挤的西城、海淀买一处教育地产呢?

目前我来看,原因有二:

1.买教育地产不仅为上学,还为资源。

2.入读名校愈发艰难,只有买教育地产落户这条路。

先说第一条:买教育地产不仅为上学,还为资源。

买教育地产这件事情,很多人不能理解。不为人父母之前,我也不理解,所以也不会在前几年买房时只顾房子要大,买在了北京远郊区县的北京。那时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上学问题。而如今,我的孩子明年要上小学了,我开始查阅各种资料,进各种论坛,和许多的过来人沟通,对于教育地产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买西城海淀的教育地产,如果仅仅是为了将来能上一个好大学,这种认识还是非常基础的。我这篇文章不提西城海淀各重要学区的教育地产的高考成绩,只重点说一下教育地产带给一个家庭和一个孩子资源上的种种优势。

西城和海淀一直是达官贵人和巨商富贾的聚集地,一个人之所以在官场和生意场上有所成绩,不管是基因也好,基本素质也好,一定有值得人学习和赞扬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家长基本素质较高,而他们的孩子的能力和素质也会高出其他城区孩子的平均值,这也是西城海淀总体生源水平高的原因。而跟这些好生源做同学,自家孩子也会受到好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不只是眼前,更多的是一生的财富。经常关注知乎上的相关文章,关于一个好学校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不仅包括上学时从同伴身上学到的良好的品质,以及学习的态度,创新的能力,还包括长大成人后从各个社交圈子了解到这些小时候同学的最新动态,不得不说,最前沿的科技,最前沿的玩法等等都是通过这些朋友知道的。哪怕是跟这些同学做朋友,都觉得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

我们不得不承认,贫穷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勇气和能力,因为你需要更多的精力来解决你的温饱,来解决更为迫切的生存问题。而西城海淀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因为没有生计所迫,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更有趣的事情。就像国民老公王先生一样,他能一边做各种投资,还能在娱乐圈做公知,大抵如此。

另外,好的教育地产是我们对孩子的一种保护。这几天,一篇“高三男生给女生下药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的文章在各个网站转载,青少年学校暴力事件再次被人们所关注。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不仅心疼被暴力的孩子,同样对施暴孩子表示寒心和不可理解。同时亦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为施暴或者被施暴。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好的学校也会有一些失足青年,比如李天一之辈。但至少,这种新闻比某乡镇中学女生堕胎的新闻要少得多。

另外,西城海淀的一些重点教育地产,因为受到政府的扶持和资助,在配套和软硬件方面都较远郊区县的学校有优势。你想,你的孩子被一个北大的研究生来教,和被一个师专毕业的老师来教,不得不承认会有一定的差距。

好了,以上谈的都是教育地产所给带来的各种优势资源的问题。接下来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买?入读名校愈发艰难,只有买教育地产落户这条路。

以前要在西城海淀读书,不买教育地产不落户,还有多种渠道可以实现,比如集体户口挂靠入学,比如单位共建入学,比如择校入学,还有推优入学。然而,如今,这些路子都已经在慢慢毒死了。

2013年,在京已经实行了10余年的中考“择校”名额今年起被取消。从2014年起,北京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2014年,北京取消单位共建入学。很多大型国有单位的孩子不能依靠父母在里面就职这一有利条件进行入学了;

2015年4月份北京日报一则消息称:明年,本市可能会取消“小升初”推优这一入学方式。

2016年3月,西城教委表示,西城“集体户”入学将全区调剂,且需要提供居住证明。户口挂靠非直系亲属不能作为就近入学依据。

显然,入学重点学区的途径已经越来越窄了,只剩下买教育地产这条路。随着二胎的政策放开,很多家庭意识到,花一套教育地产的钱,能够解决两个孩子上名校的问题,所以就出现2016年春节过后,北京二手房出现抢房的现象,而这其中很多家庭都是为了孩子的入学和改善而换房。

当然了,重点教育地产固好,但是买教育地产也要量力而行。祝大家都能买到心满意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