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深圳房价高企,而且涨势并不弱。但深圳刚需们总不能跟着房价一路小跑,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市场上主要买房的人群还是刚需群体,年龄段在35~45岁之间的群体较多。他们已有一定的积蓄,在深圳市场占大比例。

中国的住房投入,并非仅仅等同于小家庭的收入。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瓜分了三代人的积蓄。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深圳只有30%的人群买得起房,他们拥有深圳户口,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而且多数已经有房,再买房只是用于投资。可是更多的70%的人群如何满足住房需求?有专家非常支持城中村改造的方式,因为改造可以释放城市空间,惠及于民。

深圳市场存在极大的需求,这需要增加房子的数量,可是深圳土地不够,导致无力承担房价的低收入人群被赶出深圳。可是深圳需要这些低收入人群提供服务。如果拆了农民房,他们就无地可住。宏观经济发展中,如果过度依赖房地产,就会产生房地产泡沫。但投资性需求也是该鼓励的。比如有人买房是出租,为没房的人提供房子租住。或者借助小户型过度,为改善生活环境换个大房子,这也是满足理性需求。将来的宏观调控,或许会出台更细化的投资需求。如果能长期投资来满足低收入人群,鼓励投资不鼓励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