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那么登革热怎么治疗呢?下面和了解下吧。

登革热怎么治疗

登革症状一般是发热、皮疹、出血、淋巴肿大、全身疼痛等。热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初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发热头痛,当成普通感冒容易延误治疗,这就是它阴险的地方,但有不同就是会出现关节痛肌肉痛,三天左右后会有明显的皮疹,面色发红等很容易看出的表征。中后期的登革热病相当吓人。

治疗方法如下:

1.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