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不单纯是一种消费,还是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那么,教育消费存在哪些问题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教育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的角色定位问题没有解决好

按说,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应该是列入国家教育编制的事业单位,享受全额经费拨款而运行的。可是在很多地区,教育投入不到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某些创收手段来实现。而从政府官员、教育主管部门以至社会各界,对这种方式竟也“习惯成自然”地予以认同。久而久之,学校的社会性质,就逐渐演变为事业单位不像事业单位,企业不像企业的“杂交体”,这样的角色是一种尴尬,同时也因为其解释空间、运作弹性都比较大,而为“灰色创收”提供了方便。

二是搭车收费泛滥,收支一条线难填欲壑

向学生家长收取额外费用,确有因“办学经费不足”者,但是,打着这个旗号收费的,混水摸鱼搭车者也确实不在少数。而在办学经费到底足还是不足,多少才算“足”,如何使用才合法,怕是从来就没有个统一标准。如果把教育经费都当奖金发了,都投入到办公舒适、生活享受之中,经费怕是永远不够。此外,资金“体内循环”、收支一条线式的学校财务制度,为乱收之费直接转化为教职员工的福利创造了条件。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

客观上形成学校与家长在乱收费问题上存在着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及发展不平衡是个历史现象,改变这个现状决非一朝一夕。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竞争心态可以理解,将权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关系资本等引入这些竞争,是这种“默契”的存在基础。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资本的介入,乱收费的势头也会小很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论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的角度来看,学校违规收费的黑洞现象,都是贻害无穷的。教育消费黑洞的存在,从一方面透射出我国教育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深入改革教育机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因此,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还学生一个合理平等的教育权,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