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料法环”,是工业制造企业对生产进行全面管理的五个要素。那么人机料法环是如何运用的?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为您介绍人机料法环的运用。

想要切实分析共作缺陷和不良事件,提高工作质量,无一不能从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找出原因,并解决的。

具体可以理解如下:

一:“人”的因素

没有不用人就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或生产的产品。当然也是因为有人的思维、想法、技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质量出现偏差甚至背离标准。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无一不说明人在诸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护理质量,“人”是一个关键要素,请大家保持端正的工作作风,让团队良性运行,团结协作。

常见的“人”的因素:人(护士、护士长、病人及家属等),分析角度:不知(主观、客观)或不会(主观、客观)。如未执行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预见性不强,病人自身的因素等。

二:“机”的因素

“机”代表仪器设备等因素——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硬件设施。如果在人员没有出现问题时,我们第二想到的就是它们了,因为硬件的性能偏差一样能导致产品质量的出错。

常见的“机”的因素:机(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温箱等仪器)。分析角度:有无(主观、客观)数量(够不够)质量(适不适合、好不好用)。如输液泵老化,病床摇柄失灵等。

三:“料”的因素

“料”——即指物资,材料等。

常见的“料”的因素:料(输液管、胃管、消毒包等物品、药品)。分析角度:有无数量(够不够),质量(适不适合、好不好用)等。如输液管接头包装时反折,消毒标签易磨损模糊等。

四:“法”的因素

“法”——就是方法,办法,操作法。具体的就是操作或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是否严格按照操作指南操作了;是否不怕繁琐,不求捷径,不凭空捏造,臆想该如此如此就万事大吉了,一步一步认真仔细的去做了。

常见的“法”的因素:法(制度、流程、职责、常规、方法等)。分析角度:合理性,可执行性、有无监督、时效性。如口服药发药流程不合理,P班职责不明确等。

五:“环”的因素

常见的“环”的因素:环(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分析角度:场地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政策,社会环境等。如公休会开会场地不固定,走廊加床条件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