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燃是可燃性液体的特征之一,各种液体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对同一种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大。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如火焰或炙热物体靠近此液体表面,即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预示着火警的先兆,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闪燃吧?

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蔡等)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做闪燃。

闪燃现象一般发生在一个起了火的密闭空间,是一个小火发展成大火的必经过程。因为现场积聚大量可燃物质,当密封燃烧下,产生大量烟雾形成分烟层,分烟层对流至室内其他地方并对这些地方造成辐射热。而在这些地方下的物件受辐射热影响开始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当温度持续上升至逾摄氏650度时,令火场顶部积聚的浓烟内的一氧化碳变为可燃气体(按:一氧化碳的自燃温度为609°C),从而在一至两秒间被火场的高温自动点燃,继而引起全场起火,变成一片火海,极为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