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是第一个被证实对人有致癌作用的元素,在80年代末期有报告证实砷可致皮肤癌、肺癌。有人认为,砷是癌症的始发剂,更是促发剂。那么砷中毒的治理方法是怎样的呢?重金属中毒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中毒急救知识。

砷中毒的治理方法

1、稳定固化法。先分析处理的污染物质的污染程度,再配比针对性的治理药剂,把受砷污染的土壤与配比好的药剂10~30%混合,加入混炼水在搅拌机内搅拌3~5分钟,排出养生3~5天分级利用。这样可以有效的把重金属包裹在结晶内。

从而达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治理效率是按照要求的标准来的。

2、工程措施法。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换土就是把污染土壤取走,换入新的干净土壤。客土法是向污染土壤内加入大量的干净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混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翻土可以使聚集在表层的污染物分散到深层,达到稀释和自处理的目的。深耕翻土主要用于轻度污染的土壤,而客土和换土主要用于重度污染的土壤。工程措施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彻底、稳定的特点,但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破坏土体结构,引起土壤肥力下降。

3、物理化学修复法。物理化学修复主要包括了土壤淋洗法、玻璃化法、电化学法等。土壤淋洗法利用淋洗剂淋洗污染土壤,使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到土壤液相中,降低污染物毒性。玻璃化法是在现场使用电加热,将污染土壤熔化,冷却后形成化学惰性的、非扩散的坚硬玻璃体技术。电化学法是利用外加电场所产生的动电效应驱动土壤中的污染物沿电场方向定向迁移。富集的污染物可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对于渗透性不高,传导性差的粘性土壤中的砷,根据电流能破坏金属-土壤键的原理,可应用电化学法予以去除。

4、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是利用某种植物来净化受重金属及/或有机污染物如原油、溶剂以及聚合碳氢化学物污染的土壤、沉淀和水体。植物修复按其修复的机理和过程可分为植物萃取、植物固定、植物挥发、根系过滤、植物降解。其中,植物萃取是指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污染物质并运送至植物地上部,通过收割地上部物质而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种法。

5、土壤动物修复法。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鼠类等可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而降低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用蚯蚓进行试验,当土壤投加As100~300、Cd10、Cu300、Pb300mg/kg时,蚯蚓对砷的富集系数最大。因此在砷污染的土壤上放养蚯蚓,待其富集砷后,采用电击、灌水等方法驱除蚯蚓,集中处理,修复砷污染土壤。但是这样就又增加了一道治理工序,和费用上的额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