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部病害发病部位不可见,都是在土壤中,而我们不可能观察土壤中根系到底是什么状况,所以根部病害发生后很难发现。而我们平时判断作物是否发生根部病害,主要依据就是地上部叶片颜色以及是否萎蔫,但是这种表现症状往往不会在刚发病时表现出来。那么作物根部病害怎么预防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根部病害发生与土壤的理化性密切相关,积水、干旱、板结、贫瘠等可以直接使植物生长受阻,许多侵染性病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和加剧的,因此,在根部病害的防治中,首先要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如遇雨后要及时排出积水。

2、实行轮作

轮作是栽培地恢复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的常用措施,也是防治土传病害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水旱轮作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因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其采用轮作的年限而不同。

3、避免偏施氮肥

因为大量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等生长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在适当增施牛、羊粪、钾肥等有机肥的同时,可采用叶面追肥,并重视生物菌肥的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