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连续地分布着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的厚层黄土。在黄土堆积的第四纪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干湿变化,大约从中更新世开始,曾多次出现过沉积间断,并于间断面上形成多层倾斜不一、厚度不同的古土壤层。全新世以来,在整个黄土地区由于地壳的振荡性上升运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使黄土继续遭受侵蚀破坏,促使黄土沟谷进一步加深,被纵横沟谷分割的塬、梁、峁形态坦步缩小,在沟谷下游切入下伏基岩达数十米。这样,加大了黄土边坡的天然坡度和边坡土体的临空高度,为黄土滑坡、崩塌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和岩性条件。尤其是当冲沟切割至基岩后,一遇暴雨或其它诱发作用,很容易产生滑坡、崩塌。另一类滑坡是滑动面在黄土层中,或沿古土壤层、砂层顶、底板滑动。这类滑坡颇多,其规模一般较前一类要小。这些滑坡多属后一类。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发育有黄土滑坡23处,岩质滑坡175处。关中盆地周缘的黄土滑坡密集成带状分布,年年发生;沿渭河修建的陇海铁路宝鸡—天水段仅滑坡、崩塌就有200余处,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铁路的安全和运营,被称为“发炎的盲肠”。特别是在丰水年和暴雨季节,经常中断运输,属于频次较高的多发区。

今天小编对西北容易发生滑坡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多发于什么地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