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这种害虫,对全世界农业都构成了不小的威胁。而对于我们这些喜欢阳台种花种菜的人来说,难免会碰到这种虫子。正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让我们先来彻底了解白粉虱,才能找到对付它的办法,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农药消灭病虫害,见效快、功效高、不受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爱;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害。比如可以培育与利用抵抗力强的品种、改变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调整农作物品种的布局、尽力加强田间管理等,大家知道菜叶上的白粉虱可以吃吗?

当然不可以吃的,否则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白粉虱不耐低温,在辽宁均不能露地越冬。1年可发生10余代,以各种虫态在保护地内越冬为害,春季扩散到露地,9月份以后迁回到保护地内。成虫不善飞,有趋黄性,群集在叶背面,具趋嫩性,故新生叶片成虫多,中下部叶片若虫和伪蛹多。交配后,1头雌虫可产100多粒卵,多者400~500粒。此虫最适发育温度25℃~30℃,在温室内一般1个月发生1代。

雌虫,个体比雄大,经常雌雄成对在一起,大小对比显著。腹部末端有产卵瓣三对,(背瓣,腹瓣,内瓣),初羽化时向上折,以后展开。腹侧下方有两个弯曲的黄褐色曲纹,是腊板边缘的一部分。两对腊板位于第二、三腹节两侧。雄虫,和雌虫在一起时常常颤动翅膀。腹部末端有一对钳状的阳茎侧突,中央有弯曲的阳茎。腹部侧下方有四个弯曲的黄褐色曲纹,是腊板边缘的一部分。四对腊板位于第二、三、四、五腹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