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称气候干燥是边境草原大火频发的“主要元凶”。那么,为什么天气干燥容易发生草原火灾呢?

首先,由于天干物燥,大风使得地表水分丧失加快,丁点火星便可以成燎原之势。其次,天气干燥时物体本身含水少,比较干燥,易可燃物增多,受火源作用时易起火。最后,天气干燥时,空气流通好,起火后易扩大。

另外,有利于发生草原火灾的天气有以下几种情况:

1、温度高:温度越高,可燃物中水分蒸发速度越快,物品干燥,极易发生火灾。

2、湿度小:一般情况下,当空气湿度小于百分之六十时,就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3、降水少:降水的多少直接与湿度有关,降水多少与草原火险关系非常密切。

4、风力大:风不仅有助于燃烧而且在火灾发生后还能使火源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加速燃烧。

草原面积大,地势平坦,可燃物易燃,一旦发生火灾,在大风作用下,火势迅猛扩展,难以控制;由于草原地区风向多变,常常出现多叉火头,蔓延速度快,形成火势包围圈,人、畜转移困难,极易造成伤亡,危害性严重。

另外,草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植被特征,决定了草原火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草原火灾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的春季3-6月和秋季9-11月。春季,随着草原地区积雪逐渐融化,高温、大风天气增多,进入草原火灾高发期;秋季草原植被开始枯黄,降雨减少,较易发生草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