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72年人类便发现了酸雨。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198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专门召开了国际会议。当前,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被认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酸雨的形成大体上有以下四个过程:(1)水蒸汽冷凝在含有硫酸盐、硝酸盐等的凝结核上;(2)形成云雾时.SO2、NOx、CO2等被水滴吸收;(3)气溶胶颗粒物质和水滴在云雾形成过程中互相碰撞、聚凝并与雨滴结合在一起;(4降水时空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被冲洗进雨中。具体来说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如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等气体的排放,在大气中会转化为2SO2+O2=SO3(尘埃做催化剂)SO3+H2O=H2SO4(硫酸)2NO+O2=2NO2(常温常压下即可)3NO2+H2O=2HNO3(硝酸)+NO酸雨就这样形成了,不过注意的是,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才能算酸雨。

由此可见,硝酸型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等气体。更多酸雨有哪些危害的知识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