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之所以相信一件事,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想要相信这件事。他们期望某个结果的发生,为此,哪怕明知一些东西是假的,只要这些东西宣布可以导致他们期望的结果,他们也会选择相信这些东西。今天小编在这里就来给大家讲讲父母为什么相信朋友圈谣言。

1."把关人"缺位

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认为群体信息的传播过程需要存在一些"把关人"(gatekeeper),只有符合社会价值和真实性的消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通道。但是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却打破了这种限制,它并不存在这样的把关人,所以任何人都能通过朋友圈的这种社交平台进行消息的发布,这也就是父母朋友圈成谣言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2.恐慌心理。

恐慌心理是指人们听到谣言时,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现实威胁是可能会产生的特定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容易造成个体恐慌甚至群体恐慌。一旦受关注的重大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人们就会过分关注和过分反应,这是典型的谣言导致的恐慌心理的表现。由于朋友圈的半封闭特点,我们的父母在朋友圈里面看到的信息都是认识的人发布的,会降低他们去分辨信息真伪的动力。

再加上我们的父母普遍文化水平都不会太高,和现在的年轻人比较还是比较低的,这也就导致他们对谣言的辨识力比年轻人差。他们缺少对谣言的辨识力,更容易相信谣言,从而更加使父母的朋友圈里的信息真假难辨。

3.谣言内容的隐喻和数据陈述。

谣言的内容多包含着各种隐喻,而且我们可能难以发觉。例如上文提到的《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这篇文章把矛头对准了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健康问题,而且讲这个问题上升具体化为"100%致癌",这足以引起我们的恐慌和重视了。这比单单谈健康问题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还有谣言的语言上,数据的描述非常的具体,非常明确地让我们的父母知道,这个问题非常地重要,从而使我们的父母不用用太多的认知资源即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样地以《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为例,它用"100%"给我们客观、权威的感觉,让我们的父母迅速相信了这件事。还有,谣言多用"致癌"等词来营造恐怖感,这种包含着死亡的暗示利用了人们天生的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们的父母无法忽视其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