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紫菜是塑料做的”、“同时吃螃蟹加柿子会中毒”、“猪血、木耳可以清肺防雾霾”等等这些不断风行朋友圈的生活传言,有的还说得有理有据。那么食物加工谣言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被食品谣言误导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生活谣言安全小知识。

1、有人用塑料造大米。前段时间,朋友圈有人发塑料造大米的消息,为了表示这是“真的”,还配了视频。其中一段视频中,一位女士表示,自己买的大米是塑料的,她用手指碾了一下两种不同的米饭作对比;另一段视频显得更有料,是一男子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最终生产出一粒粒形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该视频流传的同时,还配有一段文字,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2、人造鸡蛋流入市场。一个号称是“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在微信群中被热传。视频显示,有两个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经放置了不少制作完毕的“假鸡蛋”。有人说这是在制作假鸡蛋准备流入市场,还有人说已经有学校发现了这类假鸡蛋。

3、“重组牛排”用“次品肉块+肉胶”拼接。2016年底,有媒体报道称,从澳大利亚肉类市场流入大量的“重组牛排”“胶水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块+肉胶”拼接的,报道引发公众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