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大蜗牛的产卵量高繁殖率高和生产周期短,原产地为法国西部和阿尔及利亚,那么散大蜗牛有什么特征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散大蜗牛的贝壳呈卵圆形或球形,壳质稍厚,不透明;壳表皮呈淡黄褐色,并有多条深褐色色带和细小的斑点,有4.5~5.0个螺层。壳高35~40mm,宽38~45mm,体螺层特膨大,螺旋部矮小,壳面有明显的螺纹和生长线。壳口完整,口缘锋利。散大蜗牛此种比盖罩大蜗牛个体小,比盖罩大蜗牛繁殖快、产卵多,贝壳呈卵圆形或球形。壳质稍厚、不透明。体螺层在壳口处3散大蜗牛向下倾斜。壳口完整,口缘锋利,轴缘外折并遮盖脐孔。

散大蜗牛喜欢栖息于含钙较丰富的土壤环境里,多隐栖在灌木丛、草丛中或石块下、枯草和树叶堆下或洞穴、岩石缝隙中。散大蜗牛几乎取食所有绿色植物,尤喜食蒲公英叶、卷心菜、生菜、大理菊、萬苣叶、油菜、胡萝卜、葡萄叶、金雀花等,以及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真蓟科等野生植物。

幼蜗牛多摄食腐殖质及其他鲜嫩植物。散大蜗牛昼伏夜出,一般当傍晚光照度5-30勒时,便外出活动、觅食。其活动还受湿度控制,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85%,土表湿度为35%左右。它能以休眠的方式度过干旱季节,潮湿的环境到来时,又立刻出来活动。

因此,生长季节的休眠是浅休眠。散大蜗牛抗逆性强,能在严寒的地区生活、繁殖,其适温范围为1、5-21、5°C,最适温度为18-20°C。10-15°C温度范围内能活动、觅食;8°C以下活动缓慢,并会把身体缩人壳内,开始冬眠,可钻入3-6厘米土壤深处;温度下降至0\:以下就会死亡;而当温度升至32°C以上时,有被热死的可能。

散大蜗牛雌雄同体,异体交配时间为3-6小时,交配后5-8天开始产卵。卵通常产在疏松潮湿的土壤中,每次产卵30-120粒不等,平均86粒,一般14天后孵出幼螺。在自然界中散大蜗牛在夏末初秋产卵、繁殖,以卵形式越冬,春末孵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