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淀粉主要用于勾芡、上浆、挂糊。炒鸡蛋时,在鸡蛋中加入少量水淀粉(淀粉兑水)可以使炒出来的鸡蛋更蓬松、口感更好。那么,什么是抗性淀粉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又称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

抗性淀粉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马铃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特别是高直链淀粉的玉米淀粉含抗性淀粉高达60%。这种淀粉较其他淀粉难降解,在体内消化缓慢,吸收和进入血液都较缓慢。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近年来开始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

理化性质:

1、不溶于水,能溶解于2mol/LKOH溶液和DMSO(二甲基亚砜);

2、平均聚合度DPn范围30~200;3)在100~165℃时,直链淀粉晶体熔融;

3、X-射线衍射类型为B型;

4、耐热性高,在高温蒸煮后,几乎没有损失;

5、持水能力低,仅为1.4~2.8g,是所有膳食纤维中最低的;

6、含热量低,热值一般不超过10.0~10.5kJ/g。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什么是抗性淀粉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请您多多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