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脂肪、磷元素、维生素b2的含量居谷类食物之首。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那么,有机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就与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机食品安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有机玉米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

1.草害控制方法

(1)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的方法。8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1—2次。

(2)种植抑制有害杂草的作物(例如绿肥)和使用轮作、休耕技术控制杂草;

(3)允许使用生草、秸秆和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覆盖。同时要进行打丫子及站秆扒皮晾晒;及时掉丫子,避免损伤主茎。玉米蜡熟后期扒玉米果穗苞叶晾晒。

2.有机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有机玉米较一般作物生长期短,产量高,玉米苗期的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后期产量形成,应注意观察并及时防治。

(1)玉米粗缩病。一般不会全田发生,以靠道边、沟渠等杂草多的地方病株多。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一旦带毒,终身带毒,持久性传毒,玉米一叶一心时就可受害,玉米受害越早越重,5—6片叶开始表现症状,症状一旦表现后基本上无药可治。此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2)玉米苗枯(根腐)病。玉米发黄,矮化,施肥和浇水也不见好转,根以坏死。这是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植株异常不长。防治方法:灭菌促根。

3.有机玉米高产栽培虫害防治技术有机玉米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补种用种或预备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1次。做到三铲三趟。虫害防治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用药应符合ny525中的技术要求。虫害控制方法如下:

(1)粘虫:6月中下旬,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进行人工捕杀。

(2)玉米螟:防治指标为百秆活虫80头虫。中国有机农业网①高压汞灯防治: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期,每晚21时到次日早4时,小雨仍可开灯。②赤眼蜂防治: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1次或2次放蜂,每公顷放蜂22.5万头。

4.有机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有机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

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

选抗、耐病品种。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品种之间病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农大108、郑单958、鲁单981、鲁单984等品种发病较轻,病株率在5%以下。农业防治,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播种前和收获前清除田边、沟边杂草,精耕细作,及时除草,以减少虫源。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病株和毒源,严重发病地块及早改种豆科作物或甜、糯玉米等,以增加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