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的今天,转基因食品对缓解全球粮食危机有很大的帮助,但也给各国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多的纷争。因此各个国家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那么,日本最新转基因立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日本是较早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做出法律规定的国家之一,在经历了较大的政策及管理立场转变后,日本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早在1979年8月27日,日本政府就颁布了“重组DNA生物实验指南”,之后多次修订,1991年5月7日,日本厚生省指定了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审查准则,根据安全性准则来确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于1996年1月31日进行部分修订,追加了直接食用转基因种子植物的安全性审查。之后1998、1999年都有制定新的法规,日本健康、劳务和福利部2001年4月1日起,允许37种转基因产品用于生产,从国外进口不再此类的转基因产品为非法行为;还出台了转基因生物标识规定,规定如果24种大豆、玉米产品转基因含量超过5%,进行强制性标识;如果产品要标识为“不含转基因”就是转基因含量小于5%,还要证明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基于“身份保持”基础之上的;2002年2月22日,日本健康、劳务和福利部对标识进行了修订,加入了马铃薯产品,原来24种,修订后30种。2002年9月,又批准7种转基因产品,原来37种,修订后44种。这也是日本最新一次转基因法规。

日本虽然批准了国内很多种转基因作物种植,但是因为政府对转基因栽培技术有非常高的标准,很多转基因产品都没有被推广种植,只有一种观赏性花卉被推广种植商业化。依据日本转基因现状,我们还是需要了解更多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知识,学会分辨转基因食品对我们认识转基因食品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