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之一;嫉妒不能完全避免,但嫉妒过于强烈,任其发展,就会使孩子过分自信甚至自大,时间长了又容易产生自卑,甚至幻想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那么家长怎样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1、耐心倾听,合理宣泄。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真实而自然的,它只是孩子们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因此,家长不要盲目对孩子的嫉妒心理和行为进行批评,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使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并把握孩子嫉妒的成因。

2、教会孩子正确评价自己。通常嫉妒较多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孩子身上,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也不能老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永远都会活在嫉妒中。

3、将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内驱力。帮助孩子强化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家长应设法将孩子的嫉妒心转化为竞争的动力,即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超过别人”上。教育孩子贬低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落后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在于自己,以积极的努力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最终化解内心的不平衡。

4、学会找出别人的长处。假如家庭的成员之间互相猜测,互相瞧不起,或当着孩子面说别人的坏话议论别人的缺点,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所以父母应当在家里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心理环境,这是预防和改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心理基础。

提醒:孩子上学嫉妒是青春期的一个正常反应,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把嫉妒心化解成上进心,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