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结石的病因有哪些?尿液是一种复合性溶液,尿液中离子浓度及酸碱度的改变,可使一些难以溶解的盐类如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等呈过饱和状态而生成结晶体,若不及时随尿液排出,久之则沉淀、凝集而成结石。小儿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显较成人为少,儿童约占3%左右,3岁以下的婴幼儿肾结石更为罕见。另一项在美国进行的回顾性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0年(1994至2005),儿童肾结石的发病率升高了5倍。

肾结石的病因有:

入量不足。

液体摄入的量直接影响到尿液的量。液体摄入量少,尿液形成的量也少,这就增加了钙、草酸等物质在尿液中的浓度。增加液体的摄入对于那些有肾结石病史的儿童,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的机会。而且,美国的儿科医生发现,夏天和秋天就诊的结石病人较多,这与天气热、干燥而导致的身体缺水有关。

蛋白饮食。

高动物蛋白饮食(牛肉,猪肉,羊肉和鸡)的儿童发生肾结石的风险明显升高,尤其对于那些肠道吸收功能不良的儿童。但是,蛋白质正常的摄入是满足生长和发育所必须的,不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所以,均衡膳食很重要。

尿系统异常。

主要是指泌尿道有梗阻性畸形存在,例如光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膀胱输尿管(VUR)返流等,又如肾重复畸形、输尿管囊肿等易诱发尿路感染,从而构成了形成尿结石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