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气温降幅较大,最低气温只有5℃左右,加上有些地段供暖充足,室内外温差加大,导致许多孩子患病。记者在本市多所三甲医院的儿科了解到,上周末以来,儿科一直拥挤不堪,夜间带着宝宝看病的家长也增加了不少,而急诊的患儿中,多达八成都是发烧,其中不少孩子低烧持续几天不退,还有的高烧达39℃以上,下面来看看孩子发烧怎样因“度”制宜吧?

孩子发烧因“度”制宜

●一般来讲,孩子腋下温度达37.5℃时,就认为是发烧了。

●腋下温度在37.5℃-38.5℃属于低烧,此时应观察孩子的情况,多喝水、饮食清淡,采取温水、酒精擦拭孩子腋下、腹股沟等物理手段帮助降温。

●腋下温度超过38.5℃为高烧,可喂服一些儿童退烧药。如体温不降,且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烦躁哭闹等,最好及时就医。

●腋下温度超过39℃,孩子随时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此时家长更应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并做好降温工作,及早就医。

●测量体温最好在餐后两小时以后,因餐后体温受消化代谢的影响,会比别的时间略高一些,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孩子发烧细辨病因

●感冒引起的发烧,多伴有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问题,有的孩子还会食欲不振。肺炎引起的发烧多有咳嗽、咳喘、呼吸不规则等症状。

●如果发烧因五官科疾病引起,可多观察孩子是否有所异常。比如,患中耳炎的孩子可能会经常挠耳朵,甚至耳朵中有液体流出;如果是咽喉部位的感染,平时爱吃东西的孩子可能会变得不爱吃东西或者不愿喝水,家长可通过口腔看到嗓子有红肿。

●幼儿急疹多是1岁以内的幼儿常见病,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特点是孩子往往高烧3天,热退疹出,发烧期间孩子的精神良好。除发烧外,还多有皮肤表现,即身上起疹子。疹子是淡红色的,手按下去可以褪色,疹子一退,烧也退了,没有任何痕迹。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发烧怎样因“度”制宜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