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怎样预防?慢性肾炎到了后期,患者大多会出现贫血,这主要是因肾实质受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以及营养不良所致。早期发现慢性肾炎,最好的办法就是尿检。通过学校尿液筛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尿检异常患儿,提供早期干预的时机。早期干预则是减轻慢性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延缓减少肾衰竭的主要办法。自1974年以来,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先后在学校开展定期尿液筛查,及时发现貌似健康的血尿、蛋白尿患儿。目前,申城也已开展在部分中小学校的尿液筛查工作,对初次筛查存在血尿、蛋白尿的学生,将进行长期随访,以便及早医治。

慢性肾炎怎样预防

其实,慢性肾炎并不可怕,科学预防、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避免急性肾炎向慢性肾炎转化,同时遏制慢性肾炎的加重。具体说来,预防措施大致包括以下三点——

1、谨防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肾炎的最常见原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无症状菌尿、流感、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都可能使慢性肾炎的症状加重。

2、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开夜车”、考学压力增大等等,均会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

3、注意饮食营养。肾炎患者要避免高蛋白饮食,注意食品安全,多吃新鲜瓜果和天然食品。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清淡可口是基本原则。综上所述,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身体变化,比如,孩子清晨起床后眼睑是否有水肿;小便非常浑浊,有的有较大泡沫,长时间不会消失;孩子是否会经常头晕、心悸甚至出现肾区疼痛的现象等。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及早防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