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有哪些?除病因治疗外,主要的治疗是使病儿能度过肾衰期,使少尿引起的内环境紊乱减至最小程度,争取肾脏病变的恢复。

1、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1)先区分因血容量不足引起的少尿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所引起的少尿。

肾小管坏死:尿稀释(尿渗透压代于350mmol/L,,尿钠常高于40mmol/L),尿钠分值常高于1%。

血容量不足:尿浓缩(尿渗透压高于500mmmol/L,尿钠常低于20mmol/L),尿钠分值常少于1%。

(2)如只是血容量降低,无失血和低蛋白,则不需胶体扩容。可先静脉注入等渗盐水20ml/kg30分钟以上。若患者2小时内无尿,须插导尿管测定膀胱尿量测中心静脉压。

(3)体液已补足者须考虑用利尿剂。利尿剂可使肾小管功能的改变,加速尿流,促进少尿患者排尿,可缓解高钾血症及体内水滞留。

先以4mg/min静脉滴注速尿2mg/kg,若没效果,再给第2次10mg/kg。尿量仍不增加的,静脉注射甘露醇0.5g/kg。即使无效,不宜再用甘露醇,避免中毒。

无高血压的患者,可联合用多巴胺5μg/(kg·min),与利尿剂共同作用,增加肾皮质血流。

(4)补足血容量或给利尿剂后仍无适量尿液排出则应严格限制摄入液量。限液量视体液情况决定。

①体内有水滞留者,应完全限制液体入量,从而减轻已被扩充的血容量。一般用不含电解质的10%~30%葡萄糖液,经最慢速度的输液泵来维持血管内容量,也可根据电解质平衡来改进输液内容。

②除体内滞留水分过多外,肾外液体丢失如失血、胃肠道异常丢失(呕吐、腹泻)应予补充。

③患者少尿或无尿而血容量正常,则液体入量限于不显性水丢失量〔400ml/(m2·24h)或1ml/(kg·h)〕加该日排出尿量。

2、纠正酸中毒

严重酸中毒(血清碳酸氢盐<8mmol/L,动脉pH<7.15)可增加心肌易激惹性,故须进行处理。

可先经静脉滴注碳氢盐,使动脉pH上升至pH7.2(约合血清硫酸氢盐12mmol/L),矫正部分酸中毒。矫正公式:NaHCO2的需要量(mmol)=0.3×体重(kg)×〔12-血清碳酸氢盐(mmol/L)〕。

当血清磷及钙正常后,再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液矫正酸中毒。

需注意迅速矫正酸中毒,将造成游离钙浓度降低而发生抽搐。

3、高血钾症的处理

⑴当血清钾上升至5.5mmol/L时,给患者的液体须含高浓度葡萄糖,并给降钾树脂1g/kg,口服或保留灌肠。每2小时可重复1次,使用频数注意不应使钠有超负荷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