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早熟的误区与诱发有哪些?性早熟会让孩子身体产生一系列变化,而孩子还没有心理和思想准备去面对时,就会对心理产生影响。一些患儿会有自卑感,不愿与他人交往,导致性格孤僻等。

据专家介绍,8成婴儿的乳房早发育不用治疗也能痊愈,但也有个别会转成真性性早熟。排除病理性原因,比如体内长有肿瘤,大部分患儿并不需要特别干预,其症状会有良性转变,慢慢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发现孩子的第二性征是进行性发展,如乳房不断增大等,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前往专科医院检查诊断。

容易吃出来的“性早熟”

●早熟动物

目前城市居民消费的动物蛋白很多含有各种添加剂。鸡、鸭、鹅等“早熟”就是各种激素、添加剂的“功劳”,而那些出现“性早熟”的儿童,往往是喜欢吃鸡、海鲜等含有激素的食品。

●被催熟的水果

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冬天吃草莓、葡萄,春天吃西瓜、桃,还喜欢挑选颜色特别鲜艳、个头特别大的水果。这些貌似美丽的水果,很可能已被施加催熟剂或防腐剂。

●快餐食品尤其是“洋快餐”

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成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

●蜂皇浆等保健品

很多孩子“性早熟”可能是由于补锌过量造成的,因为锌是生理上的性激动剂,盲目服用极易造成孩子性发育提前。牛初乳、蜂皇浆、人参等补品,也能让儿童“性早熟”。很多父母甚至把燕窝、虫草等补品一气塞给儿童,这也极可能导致“性早熟”。

[家长误区]

●小男孩性早熟没关系

7岁男孩小军的嘴巴周围竟然出现一根根细细的小胡子。妈妈知道男孩一般要到初中时才开始发育,于是立即把他带到专科医院。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黄晓东表示,性早熟的女孩比性早熟的男孩多,但男孩性早熟常常容易被忽视。

在女患儿中,约有70%-80%是特发性的,其性早熟的原因并不是病理性的。女患儿最常见的表现首先是乳房开始增大,乳头颜色加深。然后还会发现阴道出现分泌物,月经提前到来等。这些现象非常容易被家长发现。

然后,男孩子的性早熟征兆却非常“隐蔽”。早期的表现是阴囊和睾丸增大,接着出现阴毛、储精囊和前列腺的发育。但这些部位比较私隐,不像女孩乳房增长容易被发现。而当父母发现孩子长胡子、有喉节、长青春痘时,往往已经到了中后期。

黄晓东提醒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并选择适当的时机灌输相关生理知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发现异样后及时与父母沟通。

●出现第二性征要求孩子减肥

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首先要确定原因。一名4岁小女孩就诊时,家长自己认为孩子被宠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得太好营养过剩,所以导致了提早发育。家长首先想到控制孩子饮食,要求她减肥,但症状并未得到控制。医生立即为这名女孩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常规体检、发育评估、子宫卵巢B超、测激素水平等,最终发现孩子的病因原来是颅内肿瘤。

另一些患儿则由于误服含有激素的药物,比如避孕药,导致性早熟。江苏一名4岁女孩一直偷吃粉红色的“糖丸”,导致右侧乳房发育。而在临床门诊中,这样的病人并非少数。

医生提醒家长,应将药品存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性早熟的征兆时,应立即前往专科医院,请专科医生评估诊断,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