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多数家庭越来越关注成员的身体健康,家庭小药箱成了生活必备品,在药箱中储备一些药品,可以用来应对常见的小病或者突发疾病。那么家庭储备用药避免哪些误区?不能太随意。

家庭储备用药避免六误区

“家庭储备药品越多越安全”:有些人认为在家储备药品品种、数量多多益善,专家指出,备药越多,因变质失效而承担的经济和安全风险越大,除了一些急救药外,建议家庭用药最好随用随买。

“只要对症,用药不必因人而异”:很多父母会拿成人用药给孩子服用,以为只要对症就能治病。但是,有些抗生素对骨骼发育会产生抑制作用,成人可用,孩子却吃不得。专家提醒,家庭用药要遵医嘱,不可想当然。

“药越贵越好,剂量越大病好得越快”:最昂贵的药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安全、合理地用药才是最经济有效的。能吃药别打针,能打针别输液,能用小剂量的别用大剂量。

“家庭储备药品无需定时清理,药品的储存与质量关系不大”:药品要避光、低温保存,防止变质和过期。成人用药和儿童用药、内用药和外用药应标志清楚,分别存放。

“服用过期药品对健康损害不大,吃总比不吃好”:服用失效药会贻误治病时机,甚至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注射剂、有效期短的药品、不常用的药品、打开制剂包装的药品、不清楚有效期的药品都不宜保留。

“互为配伍禁忌的药品同时服用,随意增减服药剂量”:患者服药的次数、时间、用量,都是根据药物的作用、用途决定的。如抗菌消炎药,只有每次按要求服足量,按时连续一定时间,才能彻底消灭病菌。倘若每次服不够量,或不能按时服药,不但消灭不了病菌,反而使病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抵抗能力,久而久之这种药会对病菌失去作用。

专家指出,盲目囤药不仅造成浪费,还容易导致药品过期,误食会危及人体健康。希望大家可以重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资讯,可以登录,更多详情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