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提起孩子学游泳就犯愁,认为一定要狠心让孩子喝几口水,或者干脆请教练来充当黑脸强迫孩子下水才能学会游泳…然而游泳毕竟有安全隐患,那么关于游泳意外应该如何避免和抢救呢?

分析:儿童游泳几大意外如何避免和抢救

游泳意外之一:溺水

当溺水发生后,抢救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当脑缺氧超过8分钟,脑细胞就不可挽回地死亡,救活的希望非常渺茫。

分析:家长别让孩子独自去游泳,并要引导孩子别到鱼塘、水池、河流等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游泳时,最好有会水的大人陪同,一旦发现孩子扑腾几下就开始往下沉时,一定要迅速救起。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孩子的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头面向地面,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然后立即就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游泳意外之二:不安全的跳水

夏天,孩子们最爱抱个游泳圈往泳池里跳。有的孩子还喜欢把身子站得直直地摔向水中,比谁溅起的水花多,直到把自己胸前皮肤都摔得红红的。

分析:苗挺指出跳水意外有两种,一种是对水深和水底环境不了解,跳水时动作变形,撞上水池,撞伤头部甚至颈椎;另一种则是由于普通人跳水时动作走样,入水时身体与水面变成平行,而与水面发生撞击。“无论有意无意,巨大的震荡会撞伤内脏,造成肝、脾破裂。跳水距离越高,危险越大。

当跳水撞伤后,如果救起时人是清醒的,就让他平躺在岸边,等待医生的到来,不要随意移动他,以免伤到颈椎。”魏明特别提醒。

游泳意外之三:原发性疾病发作

“我有个朋友,他16岁的儿子在小区泳池游泳时,因为癫痫发作而溺水身亡。”市民高女士讲起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仍唏嘘不已。在猛追湾游泳场游泳须知中能看到,他们明确警示孕妇和患有皮肤病、心脏病、精神病、红眼病、沙眼,以及智力障碍、酗酒者等不适宜入池游泳。

分析:须知中的这部分内容是他们根据一些资料和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癫痫发作并不致命,可是一旦游泳时发作就可能因溺水而死亡。同时,心脏病、高血压可能更多的是出现在成人身上,因为游泳时水温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血管压力增加同时心脏负荷也增大,意外就可能发生。

游泳意外之四:抽筋

高二学生小浩几天前游泳时就经历了惊险一幕。那天,他和几个同学相约来到市内一家游泳池,对游泳技术相当自信的他第一个扎进了泳池。可是几分钟后,他突然抽筋,扑腾了几下,喝了几口水就开始往下沉,直到大家发现他的异常,才惊慌失措地将他救出。

分析:很多青少年在泳池中溺水,主要原因就是泳前热身不够,以致游泳过程中发生抽筋,或是身体损伤,最终体力不支而溺水。钟雨建议,每次泳前不要急于下水,多做几个动作热身。下水后,不要急着游泳,可以沿水池边慢慢移动,让身体适应水温后再做大动作。当抽筋出现后,别慌张,应立即高举双手大声呼救。

腿、脚抽筋的情况比较多见,上岸后,可以坐在地上“拉筋”:左腿抽筋,就伸直左腿,用右手去拉左脚掌,反之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