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如何输血补液?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产后急性失血与外科失血不同之处在于:妊娠期女性血容量增加30-50%。当产妇出现容量不足的初期临床表现时,产妇出血量可能远大于其循环系统的欠缺容量,其凝血功能可能已近失代偿。产后大出血有多严重?一起和看看吧。

产后出血早期输液的目的是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和组织灌注。

1)「先晶体」:短期快速输入晶体,常用的晶体液为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液。对于失血量估计30%以上的患者,2000-3000ml的乳酸林格20-30分钟内输入是很有必要的。这既可以扩充血容量,又可以为血制品的准备争取时间。输液量应为出血量的2-3倍。例如,如果出血2000ml,原则上应补液4000-6000ml。

输注过程遵守「先快后慢」的原则,先快速输入2000ml,然后根据情况输血,病情控制住以后将剩余的3000-4000ml晶体再缓慢输入。一般尿量大于50ml/h可认为患者血容量已经补足(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尿管打开,下面接尿杯,数尿的滴速,一般1滴/10秒就说明血容量已补足)。

2)「后胶体」:临床上常用的胶体溶液有白蛋白、血浆、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溶液的输入量要小于晶体液,一般等于血容量的损失量。有研究表明,人工胶体液可能损伤PLT功能,抑制纤维蛋白聚合,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仅在紧急扩容时少量使用,必要时应输入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总之,面对严重产后出血患者,诊断与治疗的阶梯目标是:维持心脏功能、血容量、血红蛋白、内环境以及凝血功能的正常。

总之,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输液输血治疗,循环系统的功能将很快失代偿,甚至死亡;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输液输血治疗,患者也会发生相似的不良后果,学习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