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个数字——36,它代表了我们所知的安全电压。用电这么多年,多多少少都会了解这么一个数字,说这个数字深入人心也绝不为过。其实这个数字是个保守的数字,只是规定了通常情况下的一个用电安全数值,那么什么是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根据人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确定的对人体不产生危害的安全使用电压。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体的电阻存在不同(或变化很大),而危害人体的电流有一个基本范围:通过人体0.6mA~1.5mA的工频交流电流时开始有感觉;8mA~10mA时手已较难摆脱带电体;几十毫安通过呼吸中枢或几十微安直接通过心脏均可致死。因此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不同,其伤害程度不同。考虑这些危险电流及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体电阻,我国规定,安全电压则根据发生触电危险的环境条件不同,分为三个等级:

1、特别危险(潮湿、有腐蚀性蒸气或游离物等)的建筑物中,安全电压为12V;

2、高度危险(潮湿、有导电粉末、炎热高温、金属品较多)的建筑物中,安全电压为36V;

3、没有高度危险(干燥、无导电粉末、非导电地板、金属品不多等)的建筑物,安全电压为65V。

安全电压真的安全吗?

我们说的安全电压一般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电击由于人体被当做负载接入电路,电流流过人体所致。当人体被接入电路,身体肌肉,神经抽搐,导致中枢神经障碍,引起呼吸系统或者心脏,大脑无法工作,陷入昏迷死亡。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因此安全电压并非绝对安全,也有发生36V等电压下触电死亡的事故。这是因为人体电阻因人而异,并受环境条件等影响。如果操作现场狭窄、潮湿或人在金属容器、矿井、管道内工作,触电后难于摆脱带电体,即使使用36V安全电压,仍有触电致死的可能性。因此,使用安全电压时也应视环境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安全电压。对于人体而言,电流才是更关键的参数。高电压不一定会杀掉你,但是强电流一定会杀掉你,那为什么不直接写安全电流呢?因为电网的标准里只有电压才是恒定不变的,在额定电压下,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