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将带来一系列的功能障碍与并发症,这些障碍或并发症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脊髓损伤患者产生情绪障碍,相关适应性问题,认知障碍,疼痛,严重者会产生酒精药物的滥用,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冲动。

常见的脊髓损伤后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焦虑,社会适应不良,认知障碍,疼痛以及酒精与药物的滥用。

下面详细介绍这几种情绪障碍的发病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脊髓损伤后的抑郁

发病特点:最常见情绪障碍,抑郁程度与住院时间具有一致性,住院期间抑郁程度超过临床显著的抑郁程度,出院后2年内抑郁水平下降,并低于临床平均水平

严重性:限制功能康复、延长住院时间、降低功能独立性、降低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消极因素:1.本身有心理疾病2.损伤后药物或酒精滥用3.损伤前生活事件处理能力差。

积极因素:有稳定工作,较高的社会支持水平,损伤后积极地参与各种轮椅运动,特别是各种体育活动

脊髓损伤后的焦虑问题

发病特点:多源于损伤发生时的创伤情境,1年以上患者其焦虑水平仍高于一般人群。焦虑不随病程的延长而下降。焦虑多源于生活压力。

影响因素:不同程度社交恐惧,考虑与年龄有关,而与损伤类型发病时间无关,年龄大的患者往往比年龄小者存在更多焦虑。

脊髓损伤后的适应不良问题

社会再适应:脊髓损伤回归家庭与社会后,需要重新适应生活。

相关因素:情感史、以往的脆弱性、对残疾的信念和应对能力、焦虑、抑郁。

适应不良的相关因素:精神活动的改变、药物及酒精滥用、否认、逃避策略、情感宣泄、低水平的社会支持。

脊髓损伤心理适应阶段:震惊阶段、否定阶段、抑郁反应阶段、对抗独立阶段、适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