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紧张会不会诱发和加重冠心病呢?30年前,美国的两位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开始调查和研究饮食对冠心病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位夫人,这位夫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应当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食物上,这没有什么用处。”专家们忙问:“这是为什么?”夫人回答:“妻子和丈夫,一般都吃同样的饮食,可是为什么丈夫患冠心病的要比妻子多5倍呢?这里一定还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丈夫受到的心理干扰和社会压力要比妻子大得多。”专家们听后大受启发,顿开茅塞,从此改变研究方向。这两位专家在经过一系列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后,终于发现了冠心病与人的心理、精神紧张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统帅全身各部生理活动的大脑皮层“司令部”支配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是调节人体内脏活动的两类内脏神经。对心脏来说,交感神经具有使心跳加快、使冠状动脉扩张的功能;而到交感神经则可使心跳减慢,使冠状动脉收缩。平时,这两类神经在作用上是相互制约、相互对抗的,这种制约和对抗的平衡使得心脏正常地工作和活动。当人在工作、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中遇到各种精神刺激因素而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大脑皮层司令部’容易发生功能紊乱,使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交感神经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这会促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心跳加快,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同时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大血液黏滞性和凝固性。另外,儿茶酚胺还会引起缺血心肌生理电活动的不稳定,容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如果人们长期地、反复地、持久地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中,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极易触发冠心病的发生和使冠心病的病情加重。

由此可见,平时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乐观,避免情绪波动、焦虑不安和防止过度悲伤、高度的情绪紧张,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对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生以及阻止冠心病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极有好处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紧张会不会诱发和加重冠心病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