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如何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呢?目的是通过对人体胰岛素的注射达到对血糖的平衡控制,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即提供充足的胰岛素,覆盖24小时的基础需要,并给予较大剂量的胰岛素尽量匹配进餐引起的血糖变化。

每个个体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的差异很大,并随时间有所改变,因此需定期给予评价。影响胰岛素剂量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不同发育阶段、糖尿病的不同病期和病程、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营养摄取和营养素分配、锻炼方式、学习、工作情况及血糖监测结果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因此胰岛素治疗不可能一步到位,每调整一次剂量需要观察2~3天。根据各种胰岛素不同的作用时间、血糖监测及段、次尿糖情况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临床上常用的人胰岛素剂型有短效、中效及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是将短、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预先配置,国内常用的有30:70(30r)和50:50(50r)两种。此外还有两种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即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目前已用于临床。胰岛素的应用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但家长和年长的患儿应尽可能掌握各种胰岛素剂型的开始起作用时间、最强作用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这对于理解胰岛素的应用、调整及配合医生的治疗非常重要。

胰岛素注射的次数并非越少越好有些家长和病儿误认为胰岛素注射的次数越少越好,其实不然。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糖达到正常人或接近正常人的水平,胰岛素注射的次数是为控制病情服务的。比如常用的方法是短、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一日2次注射,比较易于被接受。但有时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常会出现睡前血糖偏低而空腹血糖高的现象,这时需要把晚餐前的中效胰岛素改在睡前注射,因此增加了胰岛素的注射次数。

目前认为每日1次“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与三餐前“用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应用的强化治疗方案是最符合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模式的治疗方案。儿童糖尿病儿童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尝试此种治疗方案,相信你们的血糖会控制的更满意,你们的生活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