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被认为是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程度,即心肌电不稳定性的简单无创指标。既往对qt间期延长会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等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qtd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报道较少,下面来看看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有什么关系吧?

资料和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患者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男性71例,女性15例,年龄33~70(54.4±8.8)岁。其中心绞痛组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61例。对照组正常健康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0~70(52.3±7.4)岁。qtd测量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选择①波形清楚,剔除t波不清楚或tu分界不明显的导联,每例可测导联不少于9个;②均为窦性心律无传导阻滞;③除外服用过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及家族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者;④测量方法:qt间期起点为qrs起点,终点为t波下降支与等电位线交点。每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的qt间期,取其平均值,以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qtmax)与最短qt间期(qtmin)的差值即为qtd。qtd检测后1周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或其大分支血管管腔直径狭窄≥50%为病变血管。所有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做统计学分析,以p0.05)。

讨论本组结果显示,冠心病组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qtd测定值随着冠状动脉受累的支数增加而增加,qtd与心肌梗死部位无关。说明qtd可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据文献报道qtd延长与中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有线性相关,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qtd作为无创性的检查已逐渐应用于心血管病的监测,冠心病qtd增加的重要机制是心肌缺血导致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qtd较传统qt间期更能反映心肌复极的时间差异。新近的研究表明,心室肌中层m细胞单相动作电位延长和心室肌内膜、外膜及中层m细胞之间不应期的不一致,最终导致qtd增大。zabel等用动物实验证明,体表心电图qtd与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时间离散度显著相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有什么关系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