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老年人群高发的疾病之一,导致心脏病的发生,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外,通常都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对心脏的保健工作再加上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的,而现实告诉我们,心脏病的发生不止是给我们的肉体带来痛苦,甚至还会因为心脏病的发作夺走我们的生命,那么哪些要点预防心脏疾病效果好呢?

1.按时服药

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不可以因为有一点好转的现象就开松懈,降低剂量或是停止服药。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病情好转,应该到医院复诊,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服药,不可擅自做主。

2.戒烟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3.适量的运动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跑步7分钟,不论快慢,就能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长期坚持跑步可以增强体质,同时对于预防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运动可促使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造成人体输血量的变化,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动脉血压的变化。坚持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提高人体的心脏功能,打造一个健康有力的心脏。但是,运动要适量,还要避免剧烈的运动,以不引起症状为宜。散步、慢跑和太极拳都是心脏病患者不错的运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