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第一位,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加重肾脏病变,形成恶性循环,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直接影响到肾脏原发病的预后。那么如何治疗肾性高血压呢?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血压升高的程度而采取措施。首先应该限制钠盐摄入量,将每日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克;其次,限盐后效果不满意时,应使用利尿剂;再次,单独使用利尿剂无效时,应联合使用降压药物。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以及减少血容量的药物,均可起到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常用降压药物有: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血钾及肾功能的改变。因为该药易引起干咳,所以对用药后咳嗽严重者,可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等;

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络活喜、拜心通等。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也是疗效较好的一种方式。

三、其他的药物如β—阻滞剂,α—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也可使用,但要注意其代谢方面及其它方面的副作用。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选择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手术和药物治疗。治疗的目的不仅为了降低血压,还在于保护肾功能。手术治疗包括血运重建术、肾移植术和肾切除术。需要注意的是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已受损、或非狭窄侧肾功能较差患者禁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阻滞剂,因为这类药物解除了缺血肾脏小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使肾小球内囊压力下降,肾功能恶化。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应联合应用数种作用不同的降压药,以便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