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期后智力逐渐减退,但其程度有很大差异,并且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有的因为本人的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自认为智力减退,而实际上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严重。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老人智力的减退与心理有关方面的知识。

一、健忘

有的因为本人的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自认为智力减退,而实际上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严重。老年人的智力是逐渐下降的,一般认为18岁时智力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的,50岁时仅相当于15岁的智力年龄,80岁以后下降更明显,85岁时大约相当于儿童5岁10个月的智力水平,由于个体的差异,所以可有10%~25%的人并不显示智力减退。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这也是健忘的主要因素。

二、情绪多变

当脑组织老化或伴有某些脑部疾病时,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往往失去自我控制,容易勃然大怒,难以平静下来,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之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或不平,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情绪的变化,时而天真单纯,忽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

三、焦虑

抑郁随着衰老、精神情感变化日益明显,表现为内心空虚,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常伴有自责。往往有杞人忧天之感,时有大难临头的紧张感,或是抑郁苦闷,遇到问题时缺少进取态度。

在经济条件拮据的老年人门诊病人中有48%具有抑郁情绪,而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具有抑郁症状者也有44%,有不少人每月发作1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之久,表现为意志消沉、烦恼、抑郁焦虑等,并对往事回忆多有自责感。

如果你对老年人心理特点?国外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老人养生心理须知?独居老人的心理特点?怎么控制老人的固执心理疾病?老人找后老伴的心理特点?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心理特点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