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古称踏青,是一种传统的文体活动。“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

踏青,又叫探春、踏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

“踏青”由来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北京民俗历来也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春游类型

1.观光型春游特点:以走为主,山间湖畔无不留下此类人的足迹,对清新空气,怡人景色敏感。

2.聚餐型春游特点:以吃为主,此类人一般携带大量装满的塑料袋,对有大片树阴的公共绿地反应敏感。

3.摄影型春游特点:以照相为主。此类人一般有一台比较专业的相机。对各种景物均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方法。

4.自虐型春游特点:以自虐为主,此类人一般是被逼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