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理财目前仍然是一种主要的稳健理财方式之一。根据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8月24—8月30日)银行共发行2140款理财产品,发行量相对平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理财的预期平均预期收益率在经历连续9周下跌后,上周终于迎来反弹,预期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为4.64%,较前一周微涨0.01%。虽然涨幅不大,但这确是一个好现象。

从产品的类型上看,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仍以非保本浮动预期收益类为主,大概占了68%的比例,同时预期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也是这一类,为4.89%。其次就是保本浮动预期收益类产品,有400多款,预期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4.05%。

此外,还有100多款保本保预期收益的产品,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4%。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银行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率都没有跌破4%,难不成4%就是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的下限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抄底银行理财了呢?

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回升,可能是因为部分银行又开始缺钱了。不过预期收益率的小幅反弹就认定为见底的话,恐怕还为时尚早。目前还存在的两个迹象,可能预示着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的下跌还并未结束。

1.市场利率没有止跌

首先,市场的利率还没有止跌。市场利率是影响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的重要因素,虽然市场利率在上月中旬时有所反弹,但进入下旬之后又开始下跌了,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一点。

一个方面是上海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还在走低,根据数据显示,9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的隔夜利率为2.1950%,较前一日跌8.2bp,自从8月21日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绝大多时候都是在下跌的。

另一方面,截至9月4日,央行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没有在公开市场展开逆回购操作。不操作的原因,可能是考虑到目前逆回购操作的利率跟市场利率已经相差无几,对银行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比如央行7天期的逆回购操作利率为2.55%,而7天期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就2.6%。这样的利率差,缺钱的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同业拆借来获得必要的资金。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目前的市场利率确实是比较低的。

2.货基利率没有止跌

其次,跟银行理财一样的稳定预期收益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的预期收益率也还未止跌,比如余额宝的7日年化预期收益率已经跌破3.19%,仍在刷新一年多来最低。此外,从8月下旬开始,国债的预期收益率也呈下行趋势。作为同类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影响银行理财预期收益、货币基金预期收益和国债预期收益的原因大致也是相同的。所以在后两种预期收益率尚未止跌之下,也很难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就已经见底了。

不过,即使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尚未见底,但从预期收益上看,银行理财产品较之货币基金和国债都有一定优势,如果要选择稳定预期收益理财产品的话,仅从预期收益上看,银行理财产品恐怕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