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个月,银行的流动性可以说是相当宽裕。正因如此,央行也是在最近一两个月里连续很多天都没有在公开市场上向银行系统投放资金。相反,央行还通过一个动作从银行系统收回了一大笔资金。由此看来,银行的钱还真的是太多了吗?

一、时隔三年央行重启正回购操作

根据媒体报道,央行在8月份向多家大型银行开展了定向正回购操作,共回收了3000亿元的流动资金。所谓的央行正回购操作,就是央行将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融入资金,然后在未来某个时间再把有价证券赎回的行为。显然,央行进行正回购操作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因为要降低银行的流动性。换句话说,就是银行的钱太多了,央行要把部分的钱收回来。

一般而言,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央行的逆回购操作,也就是向银行系统投放资金。而正回购操作却很少能看见,事实上央行也确实很少进行正回购操作。据公开信息显示,央行上次在公开市场上的正回购操作还是在2014年,在2015年也进行过定向正回购操作。

那为什么央行在此时会选择进行正回购操作呢?难道真是因为银行的钱太多了?请继续看下文。

二、央行重启正回购操作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银行的流动性确实是比较充裕,不过回收3000亿元的资金,对于拥有170多万亿存款的银行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有人就分析,央行此举可能是为了动员银行把钱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去。

因为目前银行有大量的钱都堆积在资本市场,如货币市场和利率债市场,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中。这样的结果是,市场利率是降下来了,但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利率仍然高居不下,甚至还在上涨。而央行通过正回购操作,就能向银行释放一个信号:你们如果不愿把钱贷给企业和个人,那就只好把你们的钱收回来了!由此便可向银行施加压力。

三、这样做有什么影响?

首先,市场利率有望回升。虽然央行的正回购操作对银行的流动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更不是收紧货币政策的表现,但对银行资金的流向却是有很大指导作用,促使银行的资金流出资本市场,流入面向实体经济的信贷市场。而资金从资本市场流出,就有望令市场利率回升。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国债利率还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都有止跌回升的迹象。而市场利率回升,像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稳健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率也有望止跌回升。

其次,银行向实体企业或个人的贷款积极性有望提高,向银行申请贷款可能会更容易。当然,银行贷款利率的下调也不是没有可能。从这点来说,对需要向银行贷款的人或企业是比较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