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率、虚假宣传、信息泄露……近年来,围绕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负面新闻不断,不仅饱受舆论诟病,也引来监管部门的重拳整顿。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文件,要求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之后,11月23日,央行、银监会召开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要求小贷利率严格执行36%上限。有媒体报道,目前银监会正在起草“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或将在近期出台。有专家向记者表示,诸多信号表明,未来监管层将对“现金贷”进行强监管。在强调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同时,要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总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白澄宇向记者介绍,有媒体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解读为停止发放网络小贷公司牌照,是不准确的。“在法律上,小贷公司和互联网小贷公司并不是金融牌照,只是根据银监会、央行2008年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由地方政府开展的一种金融创新试点。实际上就是在当地注册的商业公司,从事小额信贷的发放业务。而互联网小贷公司,是这几年小贷公司中出现的新一类试点。”白澄宇说,“因为本来就没有这块牌照,现在停止的只能叫网络小贷公司试点。”不过,白澄宇也强调,“以前,大家要创新,可能对监管有些疏忽。现在,创新的同时要加强监管,而监管的思路就是对金融业务实施牌照管理”。在他看来,“现金贷”最大的风险是过度负债,“利息高低,在行业来讲是一个利率定价问题,不是核心问题”。他解释,与消费借贷有明确的消费目的不同,“现金贷”并不知道借款人的借款目的,只要其有小额现金需求就可以提供一笔贷款,具有贷款周期非常短、贷款发放迅速,利息高等特点。“现金贷服务的对象,大多是银行现在无法覆盖的社会低收入群体。”白澄宇说,“这部分群体由于没有被银行覆盖,是没有征信服务的。也就是说,对他们的借贷信息,借贷行业缺少信息共享的机制。这就意味着,一个借款人很可能会超出其借款能力多头举债。”据星合资本对20多万名已借款客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近40%的“现金贷”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主要为20岁到30岁、相对低学历的年轻群体,拿到这些小额资金除了用于消费外,还用于临时交话费、缴税、资金周转等急用场景。而百服金融发布的报告显示,56.5%的客户申请“现金贷”次数大于2次,其中申请2到5次的客户比例最高,达到36.7%。在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如何解决“现金贷”用户过度负债这一问题?白澄宇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那些有能力的小贷公司、互联网小贷公司发放金融牌照,“因为正规金融机构都可以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给它们发放金融牌照要求把借贷人加入征信系统,这些问题就解决了”。他预测,未来的金融业务,可能都要置于牌照管理的大的框架之下。“现金贷服务的对象,大多是银行现在无法覆盖的社会低收入群体。”白澄宇说,“这部分群体由于没有被银行覆盖,是没有征信服务的。也就是说,对他们的借贷信息,借贷行业缺少信息共享的机制。这就意味着,一个借款人很可能会超出其借款能力多头举债。”据星合资本对20多万名已借款客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近40%的“现金贷”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主要为20岁到30岁、相对低学历的年轻群体,拿到这些小额资金除了用于消费外,还用于临时交话费、缴税、资金周转等急用场景。而百服金融发布的报告显示,56.5%的客户申请“现金贷”次数大于2次,其中申请2到5次的客户比例最高,达到36.7%。在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如何解决“现金贷”用户过度负债这一问题?白澄宇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那些有能力的小贷公司、互联网小贷公司发放金融牌照,“因为正规金融机构都可以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给它们发放金融牌照要求把借贷人加入征信系统,这些问题就解决了”。他预测,未来的金融业务,可能都要置于牌照管理的大的框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