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接近1/4的A股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超过10亿的有114家,其中出手力度最大的新湖中宝认购金额高达126.4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五矿资本、中国动力,今年买理财的花费也已超过100亿元。对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来规避这其中的持股风险呢?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确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出发,在监管规定之内,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不过,多数上市公司是用资本市场募集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上市公司本来应当将募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项目中去,而现在大多投资了“金融产品”,明显的让资金“脱实向虚”,不是监管层想看到的,也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透露出几点风险:

1、首先,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流向了“理财市场”,这违背了我们投资者的初衷。

2、其次,所有的投资均有风险,上市公司用投资者的钱买了“理财产品”,无非是将理财产品的风险转嫁给了“买股票的人”。

3、某种程度上说,那些上市公司里的“理财专业户”,是一种“懒惰”的投资行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进取精神。

通过美的集团骗局,投资者该如何应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笔者在此提醒投资者,对于持有或有意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时,根据以下三点来应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持股风险:

1、查看上市公式今年来发布的公告,看是否有发布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信息,同时要留意购买的金额大小;

2、查看上市公司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以此来判断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比重,同时关注是否有信披违规嫌疑;

3、通过上市公司公告、季报、中报、年报中的数据,结合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情况来判断是利好还是利空,如果是大量购买就要提高谨慎了,毕竟凡事都有个限度,过度了就不好了。